甜美文章网 手机版

深圳宝安:智能网联汽车“换道领跑”

时间:

4月18日,深圳“湾区芯城”核心地带,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以下简称燕罗产业园)以“聚势芯城·智链未来”为主题,举行开园盛典。这座总建筑面积43.9万平方米的产业巨舰正式扬帆,标志着深圳在智能网联汽车赛道上再落关键一子,为全球产业竞逐注入“中国加速度”。

开园仪式上,宝安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与产业创新服务合作正式启动。(冷锋/图)

“战略级落子”重塑全球产业版图

在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浪潮中,深圳以“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之姿,携超2700家产业链企业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和示范应用高地。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办公室主任黄鸣表示,深圳正加速向“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迈进,燕罗产业园盛大开园,搭建起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主企业与科研平台的集聚高地,助力深圳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燕罗产业园作为全省首个整街统筹项目“湾区芯城”的先导工程,不仅承载着深圳打造“世界级汽车城”的雄心,更以“工业上楼”模式重构制造范式——创新采用“多首层厂房+智能物流”一体设计,让重型设备“轻松上楼”,产业链条“垂直协同”,实现“一栋楼就是一条产业链”。

“这里将诞生智能驾驶、三电系统的‘中国方案’。”宝安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张东雁告诉记者,园区聚焦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电控和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三电三智领域,已吸引壹连科技、钛和巴伦、光远智能、越洋达科技等汽车电子科技龙头企业签约入驻,并签约引进吉林大学汽车底盘实验室、赛迪智能网联汽车检测实验室、华南理工汽车零部件实验室等研究检测机构,加快打造“研发-制造-测试-应用”全生态链,汇聚顶级创新资源。

“高产试验田”长出优质创新生态

活动现场,10家代表企业、6家战略机构共同签约。据了解,园区开园即引进1家上市公司、2家外资控股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厂房去化率52%,每万平方米产值约4亿元/年。

这块高产的“试验田”背后,是4家细分市场全国龙头、8家全球头部车企供应商的强力支撑;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100%覆盖,三电系统、车路协同等“硬科技”企业,对周边企业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同时,深投控基石私募公司等6家机构与宝安区建立战略合作,将携手园区提供全链条产业服务,打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产业生态。

签约企业深圳市钛和巴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建坤表示,燕罗产业园汇聚了从研发、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将成为大湾区乃至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技术策源地、创新协同体和成果转化枢纽,入驻企业将以更高标准、更大投入作为回报,将企业做大做强。

入驻机构代表深投控基石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文昊提到,入驻机构涉及科技、基金、检测等行业,将共同构建“政产学研资”五位一体协同体系,助力园区企业突破智能悬架、车规级芯片等“卡脖子”技术,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创新共同体”引领产业升级跃迁

“宝安区以‘四个一’产业集群发展为战略牵引,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换道领跑’。”张东雁介绍,目前,全区集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853家,其中26家专精特新企业深耕车规级芯片、高精度感知器件等核心领域,更有航盛电子、法雷奥等龙头企业构建起“关键部件+路侧终端+云控平台”的立体生态。

今年以来,宝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四面开花、屡传佳音:在深圳机场建成全市首个自动泊车代驾试点、全球首个VPD泊车代驾商用试点;联合前海、横琴、南沙签署《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试点互认合作框架协议》,探索推进大湾区智慧出行互联互通;第二届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大会举办,引进5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

“我们积极拓展应用场景,累计开放测试道路超200公里,吸引百度‘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等企业争相落地,成为首个开展无人驾驶商业化试点的中心城区,在车路云一体化示范赛道上跑出了‘宝安加速度’。”

张东雁强调,产业园顺利开园是宝安贯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战略,兑现“宝安有宝地”承诺的重要举措。宝安工业基础雄厚,营商环境优良,随着前海“扩区”等重大国家战略相继落地,叠加中央、省市一系列政策赋能,宝安向新势成力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前景广阔。真诚邀请广大优秀企业入驻园区、扎根宝安,共享城市发展“新机遇”。

这不仅是一个产业园区的诞生,更是一场围绕“芯”与“智”的全球产业变局开端。在这里,空间载体升维为创新共同体,深圳的“汽车城梦想”正加速照进现实。(龙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