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美文章网 手机版

海阳市举办“非遗传承人法律沙龙”活动,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法治力量

时间: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28日讯(通讯员 唐君娜)4月27日,由海阳市司法局联合海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非遗传承人法律沙龙”活动在尼山书院举行,旨在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人的法律意识,助力非遗文化在法治轨道上创新发展,活动吸引了全市30余位非遗传承人代表及文化工作者参与,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与互动交流,搭建起非遗保护与法律服务的桥梁。

聚焦痛点,为传承人保驾护航。非遗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的重要纽带,但实践中,传承人常面临知识产权保护、传承协议纠纷、非遗商业化合规等法律难题。本次活动以“法治护航非遗传承”为主题,邀请山东锋朗律师事务所主任赵丽娜,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展开深入解读。结合“传统技艺被仿冒维权”“非遗项目合作开发合同纠纷”等典型案例,剖析法律风险,提示非遗传承人需树立“事前防范”意识,在技艺传播、商业合作中注重法律凭证留存,用法律武器守护文化根脉。

书香话法,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活动特别设置“法律问诊”环节,在轻松氛围中促进交流。非遗传承人与律师就个人实践中遇到的商标被抢注、非遗衍生品开发侵权界定、非遗工坊合作纠纷等问题展开一对一咨询。烟台市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修丽娟感慨:“过去遇到侵权问题不知如何应对,今天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还结识了专业律师团队,心里踏实多了。”

多方联动,构筑长效护航机制。活动现场,普法志愿者向在场的非遗传承人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等普法宣传资料,并提供面对面法律服务。海阳市司法局立足非遗保护传承需求,创新建立“非遗法律服务绿色通道”。通过“专业团队+定制服务”模式,为传承人在知识产权保护、权益维护、非遗项目商业化运营等领域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常态化服务。

此次“非遗传承人法律沙龙”是海阳市“非遗守护人计划”的首场活动。非遗保护需要法律赋能,下一步,海阳市将持续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法治力量,让传承人安心传艺、非遗技艺永续流传。

责编:庞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