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美文章网 手机版

走出家门,走向片场:在万科·黄埔新城思考“附近”

时间:

随着数字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越来越丰盛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逐渐失去了与“附近”的亲密关联,邻里之间擦肩而过但是彼此面目模糊,人与人之间成为越来越封闭的孤岛。

“我们鼓励大家走出去,与身边人发生连接。”为引导人们关注“附近”,3月28日至3月30日,羊城晚报、导筒、万科·黄埔新城联合主办以“流动的孤岛与群体记忆”为主题的2025华语地缘影像周,通过短片展映、导演大师课、艺术先锋论坛、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重构“附近”关系,探索人们“深度连接”的有效路径。

2025华语地缘影像周在万科·黄埔新城举办

影像周形成价值共鸣,让社交“可触及”

电影将志同道合、价值取向相同的人群聚集到了一起,是重构“附近”关系的重要载体。2025华语地缘影像周(以下简称“影像周”)通过地缘展映、群岛生活、观影马拉松、群岛论坛四大单元活动,以电影之力重建“附近”,引导人们在地缘文化、艺术实践与价值对话中,逐步建立“面对面”的深度关系网络。

地缘展映单元以2024山海计划短片首映启动,通过青年导演作品,挖掘不同人物特有的标签与故事,著名影评人王小鲁用“很惊喜”来评价短片的呈现,鼓励年轻创作者继续探索。

万科·黄埔新城以电影之力重构“附近”

青年导演分享创作心得

知名导演杨荔钠携纪录片《少女与马》传递青春与热爱,她说:“影片中友好而善意的人际关系,是一个良好社会的必然产物,也是决定人们能否在一个大环境里更好生存的基础。我一直相信,我要找寻的人和故事就在我身边,而不在更远的地方。”

导演杨荔钠(左二)、影评人王小鲁(右一)与观众交流

在纪录片导演、摄影师顾桃的专场放映和纪录片工作坊上,顾桃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角度,他表示要相信自己的“呼吸、情绪、本能、直觉”,找到自己与世界的联系、为自己而创作。

纪录片导演、摄影师顾桃分享拍摄经验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沙步古村已焕新成万科·黄埔新城,如何让原村民、新市民融入新环境,重塑新型的社区关系?

聚焦城市更新、移民身份、新旧文化碰撞等议题,影像周以“数字游牧”摄影展、乐队表演、艺术市集等活动构成群岛生活单元,集结20多位手作胶片相机、方言诗集、装置艺术等主题摊主,通过珍贵影像、电影旋律、电子与民谣交错,唤醒每个人的影像记忆。

同时,影像周发起观影马拉松,通过由杨荔钠导演、易烊千玺主演《小小的我》的观影活动,穿插复古摇摆舞会、露天社区放映厅,让青年人在身边的集体仪式中消解孤独感,构建在地化的关系,形成情感共鸣。

“数字游牧”摄影展

改变世界很难,不妨从创造“附近”开始。

群岛论坛单元开展关于重构“附近”关系的面对面探讨,其中,跳海酒馆广州主理人欢欢表示,再小的事情,一个人也做不到,“我们要做的就是敞开心扉、表露脆弱,与我们分享的人建立起更深厚的信任。”“自雇自足”品牌创始人、《城市画报》前执行主编刘琼雄提到,“附近”更看重的是线下的实体,一个沟通交流的空间能够给到人们表达与倾听的机会。

各位嘉宾在群岛论坛提出构建“附近”关系的建议

万科·黄埔新城选择参与主办本次影像周,正是看中影像周传递的价值契合黄埔新城的改造历史背景、新老居民聚集等现状。

万科·黄埔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数字时代,“见面”是很有意义的,“在一起”是很有意义的,一个理性的人,更应该去调整生活、工作状态,让自己更多地去感受本心、感受情绪。万科·黄埔新城更期待居民关注房子外部的环境,因此项目会把公共空间做大,让居民下楼后可以停留,坐一坐、聊一聊、逛一逛,真实地感受周遭,通过产品运营让居民不仅是消费者,更是成为社区关系维护的参与者。

持续丰富社区空间,刻写居民共同印记

从学校、青少年宫,到露营餐吧、城市公园,再到历史文化街区的老城石板巷,3天时间内,影像周共计近30场线下活动遍布万科·黄埔新城各个角落,这是一场深化城市发展与社区构建的共融共生的尝试,让孤岛终将彼此相连成群岛。

2025华语地缘影像周走进融德里

多场交流活动在万科·黄埔新城开展

万科·黄埔新城相关负责人提到,项目改造前原有居民约3800户,至今已交付回迁安置房约3600套,另外同步也有超过2000套商品房交付,来自五湖四海的业主选择这里作为在广州的生活居所。配套之完善,是万科·黄埔新城项目持续葆有社区活力的基础。

据介绍,万科·黄埔新城规划总体量达570万平方米,目前已经打造了2个社区食堂,规划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绿核公园以及约20个口袋公园(至少10个已开放),相当于把所有公园都搬进了小区,让公园融入城市,为社区居民“拥抱附近”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支持。

此外,为凝聚每一位居民,塑造集体认同感和身份归属感,万科还充分挖掘沙步古村的厚重历史文化,打造出历史文化街区——融德里(国家3A级景区),营造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社区人文氛围,引进了小酒馆、小剧场、小茶室、咖啡吧、桌球室等大量休闲业态,并通过重现宋代婚制礼仪、举办宋韵水上婚礼等文化传承活动,刻写社区居民的共同印记。

万科·黄埔新城引进了众多新业态

据统计,黄埔新城首次交付刚满一周年,业主就已经组建起16个不同主题的社群,项目至今举办了融里花开艺术节、夏日电音泼水节、全民运动会、大家的春晚等社区节日以及和儿童成长、兴趣社交、艺术生活、长者友好相关的近千场日常社群活动,构建一种新型的更有温情、更真切可感的“附近”。

万科·黄埔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万科·黄埔新城还规划有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综合商业体以及融德里街区店铺、各组团檐下商业街区等,鼓励业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也希望吸引更多的主理人来共同探讨邻里互动的无限可能,让社群运营内容更深入人心。

文|徐炜伦图|钟振彬 林添杰 徐炜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