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公安:深耕“一村一警”,擘画别样“枫”景
公安之治,首在基层。为破解基层基础工作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掌控不住的难题,若羌县公安局瓦石峡派出所大力依托“一村一警”工作机制,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警民携手同心的基层基础工作模式,用情、用力、用心筑牢社会治安根基,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让民警真正成为群众最亲近的“身边人”。
强化服务工作,当好“办事员”。工作中,民警为辖区群众提供咨询救助,对群众咨询的公安业务问题,耐心解答,为行动不便和个人原因不能及时领取身份证的群众提供“送证上门”服务,真正把便民服务措施落实到实处。
辖区孤寡老人图尼萨汗奶奶因腿脚不便,新办理的身份证一直未能领取。得知情况后,民警在工作之余,第一时间前往户籍室领取身份证,马不停蹄地赶到图尼萨汗奶奶家中。当看到民警将身份证递到自己手中时,图尼萨汗奶奶满是感激,拉着民警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感谢的话语。
排查风险隐患,当好“巡防员”。民警每日穿梭在村落间,对辖区内的商店、仓库、老旧房屋等重点场所开展常态化巡查。在检查一家小商店时,民警发现店内电线私拉乱接,且消防器材配备不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民警当场向店主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详细讲解了相关安全知识,并协助店主重新规整电线,联系消防器材供应商及时补充灭火器等设备。同时,民警还建立风险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逐一登记,定期回访整改情况,确保隐患彻底消除。
做好防范宣讲,当好“宣传员”。民警充分利用村民大会、集市等人员集中的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范宣传活动。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普及防诈骗、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等知识。
在一次集市宣传活动中,民警买买提江针对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件,结合本地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他还手把手教村民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耐心讲解APP的使用方法和功能。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宣传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提高了自身的防范意识。
促进乡村和谐,当好“调解员”。“我们选的警务室辅警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具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他们是民警的好帮手,也是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前哨阵地,能及时化解、回访、疏导涉及家庭、邻里、债务等农村地区常见矛盾纠纷工作,从源头消除隐患。”瓦石峡派出所所长焦爱斌介绍道。
工作中,村警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一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无论是邻里纠纷、土地争议还是家庭矛盾,民警都能迅速介入,公正调解,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和激化。(史博、热孜万汗·艾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