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数收涨!沪指连涨5天,机构:后续或有更多增量政策
4月14日,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76%报3262.81点,已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深成指涨0.51%报9884.30点,创业板指涨0.34%报1932.91点,北证50指数涨2.06%报1310.63点。

来源:同花顺iFinD
成交量上,全市场成交额13127亿元,较上日缩量780亿元。全市场超4500只个股上涨,其中129只涨停、4只跌停。
海南自贸区、跨境电商板块领涨
板块题材上,海南自贸区、互联网电商、露营经济、零售板块涨幅居前;半导体、白酒板块跌幅居前。
盘面上,跨境电商板块掀涨停潮,舒华体育、生意宝、南极电商、跨境通、中源家居等多股涨停。大消费方向反复活跃,零售、露营经济板块领涨,国芳集团7连板,茂业商业、南宁百货、绝味食品、国光连锁、金陵体育涨停。
海南本地股领涨,海德股份、海马汽车、京粮控股、海汽集团、海南海药涨停。
黄金概念反复活跃,华钰矿业、湖南黄金涨停。此外,新赛股份午后上演地天板。
特朗普“对等关税”反复修改
消息面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所谓“对等关税”又出现“反复横跳”。
美东时间上周五,4月1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悄然发布了更新税则,豁免了包含自动数据处理器、电脑、通信设备、显示器与模组、半导体相关等类别商品的进口税率,不受“对等关税”影响。美东时间周六,这一豁免信息也得到了白宫的证实。
然而,本周日,特朗普及其高级贸易官员却又对外发布了截然相反的消息。当地时间周日下午,特朗普也在TruthSocial上回应“豁免”表示,关税没有例外,电子产品仍面临关税。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其关税计划的困惑。
中信证券认为,整体而言,建议聚焦在特朗普所面临的约束而不是揣测其目的,把美国经济和美债利率作为预判贸易战走向和节奏的关键变量,在各种约束下,预计美国中期选举前,中美经贸领域冲突全面蔓延到金融领域的概率不大。
新增信贷社融规模超预期
专家: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时机已成熟
国内方面,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应对,推动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
金融数据方面,4月13日,央行发布的最新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其中,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初步统计,一季度社会融资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其中,3月社融规模增量为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
结合央行上周表态,部分专家表示,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时机已经成熟,落地时间可能会适度提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解读称,4月外部波动骤然加大,将加快国内货币政策对冲步伐。二季度“择机降准降息”的时机已经成熟,落地时间也可能会适度提前。接下来,财政稳增长也将在促消费、扩投资方向进一步加力,政府债券融资规模还会处于较高水平,这些都将推动二季度信贷、社融持续提速。
据金融时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解释,他理解“择机”有三层含义。其一,如果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某种不利变化,如面临美国加征关税等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可能进一步降准降息,刺激经济增长。其二,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的加息压力,削弱了财政扩张效果,中国人民银行就可能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增加流动性供给,进一步降低利率,甚至在二级市场买入新增发的国债,使扩张性财政政策充分发挥作用。其三,当资本市场(股市、楼市)遭受某种冲击暴跌,引发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时,中国人民银行不但需要大幅降息,提供充分的流动性,甚至要直接入市干预,从而稳定资产价格。
机构:后续或有更多增量政策出台
针对后市,券商机构认为,关税冲击后,A股重回上行周期,预计后续将有进一步的增量措施出台。
招商证券认为,关税冲击后A股重回上行周期。今年4月下旬将会召开重要会议讨论经济,面对当前外部冲击加大的环境下,料后续或有更多的增量政策出台,其中消费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力,地产方面或进一步加大因城施策力度、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等。
中信证券预计,4月国内的政策应对以预防和试点为主,而年中将迎来政策规模的扩容,在中央汇金等主体稳定市场的坚定决心下,A股短期的“筹码底”已经见到,4—5月可能以科技主题型行情的交易型机会为主,而基本面预期或在三季度稳定下来,届时消费、先进制造和周期当中的核心资产将明显占优,出现2021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风格切换。
华泰证券认为,上周关税风险的集中计提及后续的超跌反弹行情构成了市场运行的底色,当前第一阶段的超跌反弹行情或已接近尾声,考虑到投资者情绪释放或较为充分、逆势资金力量足、逆周期政策预期强,当前市场下行风险降低、或进入震荡期。震荡期市场风险偏好仍会面临来自关税政策、财报披露及经济数据的检验,而A股重拾涨势的催化剂或在于低于预期的关税政策实施、积极有为的内需对冲政策或提振信心的产业周期再启。配置上,震荡期内红利资产或仍相对占优,此外关注消费及制造板块中景气改善的内需品种。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常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