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美文章网 手机版

文明单位自查报告的标准格式(省级文明镇创建工作的自查报告)

时间:

省级文明镇创建工作的自查报告


县文明办:

按照《复查准备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我镇对省级文明镇创建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位于
.......................................。

XXX自2015年7月被命名为省级文明镇以来,严格按照文明镇创建标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大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突出方向性、群众性、示范性、实效性,将传统道德文化精髓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镇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先后创建或获得全市基层人民武装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先进单位、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县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县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全县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先进集体、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学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

二、文明镇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对标对准,着力提升文明镇创建水平。文明创建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自2015年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镇以来,我们对照省文明单位测评体系要求,再接再厉,跳起摸高,久久为功,力求再上文明创建新台阶。一是发挥组织领导作用,靠实工作责任。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将其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日程,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工作6次。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对责任进行分解,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实行分类管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模式。同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厘清责任范围,明确责任重点,层层传导压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责任落地落细见效。二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工作实效。把文明镇创建工作作为全镇的一项长期重点工作,与项目工作、产业培育等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2022年以来共召开党委会议6次,组织开展专项督查7次,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部署阶段工作,增强创建工作的持续性和连续性,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多措并举营造氛围,传播凝聚正能量。充分发挥各村“村村通”广播、“两微一端”、文化广场、宣传栏、群众赶集日等阵地和媒介广泛宣传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内容,在全镇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至目前,共累计悬挂横幅100余条、宣传版面200余块,发放宣传彩页5000余份。

(二)提升素质,凝聚文明力量浇灌文明花。文明镇创建,队伍素质是基础。我镇始终坚持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持续加强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文明素质和工作效能。一是狠抓学习教育,凝聚思想共识。以扎实推进“三进三问三查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活动和“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为契机,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和领导干部大讲堂为平台,通过领导带头研讨、深入支部宣讲等多种方式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委精神文明工作会议精神,形成了多视角、全覆盖、重实效的学习格局。并要求全镇党员干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这个学习载体,在最短的时间内,随时随地了解、学习、领悟党的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时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22年以来共开展干部夜校培训50余期,中心组学习19次,党课辅导7场次、理论宣讲15场次、党性实践教育3场次、影片展播13场次,交流发言115人次。同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各村以每月3日的“党员固定”活动日、“党课开讲啦”为载体,包村领导、村干部坚持带头讲党课,进一步优化党员教育质量,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强化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至目前,共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304场次,收看党课开讲啦34场次,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二是提升文明素养,培育文明风尚。在各村党员活动室和镇机关开设党员群众、干部职工道德大讲堂,举办“爱岗敬业,忠诚奉献”“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为主题的道德讲堂50余场次,注重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意识形态教育,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道德风尚,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综合素养。同时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成立了村民道德评议会和红白理事协会16个,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农村不良风气逐渐好转。着力深化道德教育,力争把各村建成带头致富的典型、率先发展的典型、引领文明风尚的典型。三是凝聚榜样力量,践行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为主线,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教育活动,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宣传牌面悬挂在各村村委会、集市、窗口单位等人群密集、感召力强的单位和公共场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二十四孝图等宣传展板30余处。全面深化“好公婆、好儿媳”“身边好人”等典型评选,营造出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道德氛围。组织观看《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事迹》《难忘的岁月》等专题片4场次。实施“村民素质提升”工程,在全镇开展“五星文明户”“五星文明标兵户”“最美家庭”“文明家庭”“脱贫致富光荣户”等创建活动。2022年以来共评选出评选“最美家庭”8户、“五星级文明户”221户、推荐文明家庭3户、道德模范4户,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形成了尊崇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向典型学习的激情,社会风气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创新载体,丰富文明创建内涵显亮点。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不断丰富创建内涵,优选特色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有效激发了创建活力。一是志愿服务暖民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践站,围绕“讲、评、帮、乐、庆”五个方面,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教育、集镇义诊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志愿活动300余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全面完成村规民约修订,红白事操办备案150余人次,签订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500余份,简办婚丧嫁娶15场(次)。打造一批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增强邻里凝聚力、居民幸福感,奏响了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合唱。二是文化活动增活力。全镇共建成农家书屋16个,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利用元旦、腊八、春节、“三八”“七一”等节庆,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了义务写春联、广场舞比赛、社火表演、免费义诊、义务植树、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红色文艺轻骑兵”惠民演出等大型文体娱乐活动12场次,为群众送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全镇共有13个村建成文化广场、乡村舞台等村级文化阵地,共培育XXX村广场舞队、XXX村秧歌队等3个民间文艺社团,为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场所和人员保障。三是开展文明旅游、餐桌、上网、交通行动。制定健全相关的制度规范,设置相应的宣传标牌,开展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文明交通专题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网络道德知识。同时,在镇政府机关大力倡导“文明餐桌行动”,设置“光盘”行动温馨提示牌16个,干部勤俭节约的意识全面形成。开展文明上网行动,组建网络文明网评小组,开展“文明”和“绿色网络”活动,在微博、博客、论坛发表正面评论,持续传播正能量。四是卫生整治抓长效、建机制。精心研究制定了以“治、建、提、树”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深入推进镇村环境全域无垃圾整治工作。先后多次召开镇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整治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以XXX、通村主干道为重点,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彻底整治,累计清运农村生活垃圾424吨,清理村内沟渠50余公里,依法拆除烂房烂墙烂圈、废弃厂房棚舍等124处,清理积存垃圾200余吨。同时组织市县镇人大代表、全镇领导干部及村干部对各村建成的环境卫生示范点进行观摩评比,相互借鉴学习,并积极探索建立日常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建设美好家园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为实现全镇区域无垃圾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持续深化,引领文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做好文明创建的同时,我们坚持用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促进全镇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面发展,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目标。一是助推民生项目实施,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共争取集镇承载服务能力提升改造、和兴村居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乡村示范建设等各类项目工程21项,总投资2.4亿元。对接落实标准化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等招商引资项目3项,总投资1300万元,已完成投资78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申报4项预计总投资5539万元,现已入库3项投资5034万元。二是巩固提升脱贫成色,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对全镇6841户20066人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集中大排查。雨露计划摸排上报学生68人,通过审核64人,发放补助资金9.6万元。落实“富民贷”金融政策,审核通过95户,发放贷款1400万元。对标乡村示范村建设要求,先行先干,总投资633万元实施XXX村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同时对主巷道两侧58户农宅前庭后院按照汉唐风格进行风貌改造,全方位提高乡村设施完备度、服务便利度、环境舒适度。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着力拓宽渠道促农增收。紧盯粮食安全责任,全镇粮食播种面积6.96万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56万亩,完成计划播种面积的102.4%。引进XXX公司在XXX投资建设育种创新实验站,建成油菜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带动全镇油菜种植面积突破2.3万亩。引进XXX公司建成高标准中药材试验示范基地种植中药材1.2万亩。积极与XXX农牧专业合作社、XXX农牧专业合作社合作,建成XXX村1200亩马铃薯商品薯繁育基地,带动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万亩以上。四是紧盯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面貌。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契机,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新建卫生户厕12座,摸排整改问题户厕12座。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累计巡河500余次,清理河道垃圾50余吨。严格落实林长制,累计巡林200余次。继续实施封山育林项目,全镇植树8000余株,石羊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项目补植补造20532亩,共计种植树木12万余株,镇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五是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开展,扎实推进“结对帮扶·爱心山丹”工程建设和“三留守”、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结成“结亲对子”297个,走访群众1100余户,项目一线、合作社34家,排查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584条。投资50万元,全力改造提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优质营商服务环境。投资150万元建设XXX村幸福家园,着力解决部分孤寡老人生活问题。打造“邻里议事小广场”16个,大力推行“四事四解”工作法,开展定期说事,实现乡村治理“零距离”。

三、近两年有无“一票”否决情况

通过近年来开展的文明乡镇创建巩固工作,进一步增强了我镇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了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镇无一票否决情况。

四、单位名称和隶属关系变更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自XXX全省文明镇创建以来,单位名称和隶属关系没有变更,无其他说明情况。